長期使用手機、平板追劇要小心!頸椎、脊椎退化恐影響腸胃功能

撰文:Heho健康2025-01-21 02:02更新:2025-01-21 03:38

你是否也是追劇一族?近年來串流平台興起,廠商也嗅到商機,推出「懶人桌」,靠在牀上不用動身,就可以一邊看平板追劇、一邊吃零食。

不過,台灣亞東醫院神經脊椎外科主任林哲光提醒,長期使用手機、平板,不僅會造成肩頸痠痛,頸椎更可能出問題甚至退化。

相關文章:頸椎退化|重複抬頭低頭幾次就引發暈眩?不只手麻9種非典型症狀👇👇👇

頸椎退化症狀(01製圖)
頸椎退化症狀(01製圖)
頸椎退化症狀(01製圖)
頸椎退化症狀(01製圖)
頸椎退化症狀(01製圖)
頸椎退化症狀(01製圖)
頸椎退化症狀(01製圖)
+5

牽一髮而動全身,頸椎、脊椎與末梢息息相關

在神經外科長期看診,林哲光發現,現今一大部分的門診病患,都是頸部不適的年輕人。他們習慣錯誤姿勢後,下意識感覺這樣比較舒服,久而久之身體明顯駝背、烏龜頸,問診時的坐姿也維持得不太好,特別容易產生頸椎問題。

林哲光進一步解釋,頸椎神經是從大腦發出,向下走往手、腳分支。若主幹上游受傷,下游都會受影響;甚至頸椎退化嚴重時,除了背痛、連帶腸胃蠕動功能也會降低,產生便秘、排尿困難等狀況,民眾不可不慎。

相關文章:手腳麻痹|躺着玩手機傷頸椎致頭痛耳鳴手腳痹?2招健頸唔使3分鐘👇👇👇

2種方法保健頸椎(01製圖)
2種方法保健頸椎(01製圖)
2種方法保健頸椎(01製圖)
2種方法保健頸椎(01製圖)
2種方法保健頸椎(01製圖)
2種方法保健頸椎(01製圖)
2種方法保健頸椎(01製圖)
+1

傳統、微創手術各有優缺,需視病患狀況評估

脊椎、頸椎、腰椎等構造功能是負重,所承受的重量超過一定範圍時,就需要靠肌肉或韌帶支撐,容易感到不適或拉傷。跌倒、頭部瞬間甩動或遭遇撞擊,連帶韌帶都會被撕開,軟骨也可能往後壓迫神經,造成神經外傷,需要就醫評估、治療。

林哲光提到,有長者擔心術後恢復不佳,或是每天熱敷復健耗時費力,改而選擇自然療法。他認為「開刀與否」沒有標準答案,需視病患狀況決定,「每個脊椎都有活動的意義在,手術畢竟是把其中一部分拿掉,甚至會傷到正常的組織。」

為什麼轉脖子會有聲音?(按圖看清👇👇👇)

為什麼轉脖子會有聲音?(01製圖)
為什麼轉脖子會有聲音?(01製圖)
為什麼轉脖子會有聲音?(01製圖)
為什麼轉脖子會有聲音?(01製圖)
為什麼轉脖子會有聲音?(01製圖)
為什麼轉脖子會有聲音?(01製圖)
為什麼轉脖子會有聲音?(01製圖)
+2

相關文章:頸椎健康|轉脖子是自殘行為?4原因引起聲音1行為比扭脖子更傷頸

若就醫評估決定開刀,除了傳統手術外,現今還有微創手術可選擇。林哲光認為兩者皆有利弊,傳統手術開刀傷口大,術後需休息3至5天;而微創手術能看到的部份較少,開刀可能有未完善之處,但因傷口小,病患隔天就能下牀。林哲光提醒,不論何種開刀方式,都只是「進廠維修」,不代表換新零件,病人術後需留意姿勢,避免傷勢復發或惡化。

  •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