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險成植物人 80歲老婦接受外骨骼步行訓練 重拾步行能力

撰文:健康Easy2025-01-14 07:39更新:2025-01-14 07:39

中風的突發性常常使患者面臨身體功能的喪失,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獨立性。這種情況不僅讓患者無法自由地行走,還可能導致情緒低落。陳女士的母親去年因中風,導致約有四分之一腦部壞死,經醫生診斷後,評估難以恢復步行能力,或會成為植物人。隨後,陳女士的母親轉到其他醫院接受康復治療。在外骨骼步行訓練器的幫助下,她開始進行站立和步行的訓練。至今,她已接受超過20次訓練,並能夠慢慢步行。陳女士形容這一變化為奇蹟,並對母親病情的好轉感到欣慰。

陳女士的母親在去年五月患上中風,當時母親在中風後長期昏睡,需要以胃口進食及使用尿喉。陳女士憶述,當時母親每天昏睡大約20小時,無法掌握清醒的時間,因此,接受康復治療亦處於被動狀態,她與家人需要長期24小時照顧,以讓母親在清醒時間亦可以有人陪伴。

其後,母親轉到其他醫院繼續接受康復治療,包括言語治療、物理治療、外骨骼訓練等,其中外骨骼訓練的效果尤其顯著。陳女士指出,外骨骼訓練器能幫助母親站立及步行,增加母親清醒的時間以及主動訓練的狀態,至今已經接受20多次訓練,母親在輔助下亦可以慢慢步行。陳女士直言,母親病情好轉的情況為一個奇蹟,感到十分欣慰。

配合外骨骼步行訓練器 提升治療效果

老人科專科勞思傑醫生指出,癱瘓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因素引起,中風則是後天因素當中的重要原因,有三分二的患者在中風後的五年間,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或殘障。因此,病發後的物理治療十分重要。嘉諾撒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沈紹玲指出,物理治療師會先評估患者的身體情況,並找出導致出現活動障礙的成因,作出針對改善肌肉張力、肌肉力量、平衡力等訓練。此外,物理治療師亦會配合高階科技的康復訓練方法,如外骨骼步行訓練器,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沈紹玲指出,外骨骼步行訓練器能讓患者由站立到步行訓練,循序漸進地學習。
沈紹玲指出,外骨骼步行訓練器能讓患者由站立到步行訓練,循序漸進地學習。

沈紹玲指出,外骨骼步行訓練器能讓患者由站立到步行訓練,循序漸進地學習,鍛鍊及提升感覺運動系統,亦適合不同階段的癱瘓患者使用。訓練器更能實時收集患者的使用資料,包括步數、步姿分析等,讓物理治療師能夠緊貼追蹤治療進度,為患者作出個人化的訓練模式調整。訓練器同時備有避震模式,能改善訓練的舒適度及安全性。

成人外骨骼步行訓練器示範。
成人外骨骼步行訓練器示範。

有研究綜合分析了訓練器在成人中風患者的應用,發現透過重複性訓練,訓練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此外,訓練器還能支撐患者,提高其軀幹和骨盆的穩定性,從而減少肢體損傷和痙攣的風險。腦神經科專家黃家星教授指,市場上有多種步行訓練器,但這款特別適合亞洲、骨架較細的患者需求。

兒童外骨骼步行訓練器示範。
兒童外骨骼步行訓練器示範。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