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攤按摩最平1元1分鐘 大受港人歡迎 記者實測:難忘的體驗

撰文:深圳微時光2025-01-10 07:00更新:2025-01-13 03:40

「帥哥美女,按個摩嗎?」「20塊錢15分鐘,隨坐隨按。」以往聽到類似的吆喝聲,大多是經過按摩店附近,如今,卻能在深圳路邊體驗到。

最近,深圳正在悄悄興起一種新養生方式— 街頭按摩。一張椅子、一塊牌子,加上一雙強而有力的雙手,支起一個按摩小攤子。

深圳的地攤經濟已經發展出了next level,不只有人間煙火,養生之道也在其中。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最平1元1分鐘 但要小心隱藏收費 點圖放大看看深圳的按摩地攤: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深圳興起按摩地攤,不少客人來自香港。(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13

深圳街頭湧出按摩地攤

黃昏時分,人民南路,正值下班高峰期,車流像是黏在路面上的螞蟻,人潮從辦公室、羅湖口岸傾瀉而出。春風高架旁的羅湖村,轉角處的一方小小天地裡,按摩師傅們正在支起椅子、擺上廣告牌,向來來往往的路人們吆喝。十來個攤主聚在一起,有上了年紀的大叔大媽,也不乏年輕人。一人一椅就是一個攤位,主打一個輕裝上陣零成本,流程自然也是一切從簡,無需預約、隨到隨按。

有趣的是,形形色色的攤主匯聚在一起,大家卻默契地身披白大褂。不問出身、不論來路,來了就是按摩師。除了服裝統一,大部分按摩攤的價位也普遍相同。基礎的肩頸按摩通常是「20元(人民幣,下同)15分鐘」,還有個別攤位,價格低至一元一分鐘。50、100元的高價套餐也有,但不算多。如果單論性價比,街頭按摩或許比不上商場的按摩椅,但絕對稱得上是一次難忘的體驗,對,各種意義上的難忘。

隨機挑選一位攤主後,我們體驗了一把。就座之後,你會發現,這不只是一張椅子那麼簡單,在來來往往行人的注視下,更像是一個「四面台」。師父自然不怯場,揉、搖、滾、扳、拉……強而有力的大手,在我僵硬的肩頸遊走,不時還拍打出「啪啪啪」的巨響。社恐的我,就如坐針氈了,一看時間,才過去兩分半,再一看路邊,還有不少人圍觀。簡直就是一整個社死現場。此時此刻,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想用腳趾在地上扣出三室一廳。

雖然只有15分鐘,但足以稱得上是人生最漫長的「15分鐘」。至於這按摩效果,只能說根本不在我的思考範圍了,但大體來說,跟以往在店面按摩大差不差吧。平常逛街逛夜市,有人靠奶茶咖啡回血,有人靠宵夜美食回血。如今又多了一個新樂子,隨地大小按。用朋友的話說:

當下興起的街頭按摩,是不亞於成都採耳的街頭奢華。

只不過,按摩本就是個力氣活,動靜大點的時候,難免會引起駐足觀看。身處街頭按摩的情境下,最好選擇「今夜不設防」。

【延伸閱讀】83蚊食到深圳高級酒店自助餐?「剩菜時段」菜色同正價幾乎冇差別(點圖放大瀏覽):

在販售盲盒的小程式「惜食魔法袋」上,關於自助餐盲盒的評價也多為值得推薦。(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剩菜版」和正價自助餐的菜色幾乎沒有太大差別,種類很多:海鮮有蝦、螃蟹、章魚、貝類、海螺、蟶子等,鐵板有牛排、雞扒,刺身有鮭魚、鮪魚、紅黃希鯪魚,還有一些家常菜。(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一則「5000塊工資46個工作群」的影片登上熱搜,後因央視發文批評衍生出「隨地大小班」一內地潮語。(微博影片截圖)
「剩菜版」和正價自助餐的菜色幾乎沒有太大差別,種類很多:海鮮有蝦、螃蟹、章魚、貝類、海螺、蟶子等,鐵板有牛排、雞扒,刺身有鮭魚、鮪魚、紅黃希鯪魚,還有一些家常菜。(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用餐環境是五星級飯店,各方面配置都乾淨衛生高級,其實可以像其他的正價顧客一樣,在這裡談公事、聚會和約會。(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推測是因為刺身在常溫環境下放了太久,夾起來的時候已經分段了,三文魚入口沒有奶香味,沒有魚肉的韌勁,直接在嘴巴「融化」了,口感一般。(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水果和甜點則表現不錯。但是,一般在自助餐裡,我也很少見到過能把這兩樣準備得很難吃的,可以說是無功無過。(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3

零成本靈活就業新賽道

對於穿梭其中的路人而言,街頭簡陋的按摩小攤,是繁忙生活裡的抽空養生。而於那些按摩攤主來說,這卻是他們在為生活奮力謀生。

在羅湖村的「按摩一條街」上,李婷就是謀生大軍的其中一員。曾經,她是羅湖某家按摩店內的一員,然而半年前,隨著門市關閉,她走上街頭按摩的謀生之路。李婷的攤位緊鄰口岸,每日迎來送往形形色色的顧客。有在附近工地揮灑汗水、滿身疲憊的建築工人,有在寫字樓久坐不動、肩頸酸痛的白領一族,還有在金光華盡情遊玩的香港旅人。

李婷的出攤時間固定在下午,但收工時間卻飄忽不定,有時忙碌到12 點甚至凌晨2 點才收攤。至於收入,常常與付出的時間不成正比。

價格不高,大部分人都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 ,回頭客不多。

她無奈地說。

不過,靠這手藝勉強賺點錢,好歹能回家過個年。

與李婷的境遇不同,在人民南路擺攤的曾師傅,更從容些。遇見他時,他正在給一位上了點年紀香港大叔按摩,不時說上幾句不太正宗的粵語。我前去搭訕,他也熱情回應,甚至開啟了話癆模式。與他的交談中知曉,他在按摩這行近30年,早年還在其他城市的康復科工作過,專門為患者按摩。如今的主業是在羅湖口岸商業城的一家店擔任按摩師,而街頭按摩則是他下班後的「副業」。

店裡工作,老闆要抽成(佣),出來擺攤,賺多少都是自己的。

曾師傅笑著說。

「那出來擺攤,能有多少?」「好的話,一天四五百也有過。」正當我詬異這一數字時,香港客人到鐘付款,竟然是點了60分鐘的套餐,付了100元還另加了20元小費。我的目光不由得再次落到,招牌上「點穴按摩」醒目的四個大字上。在先前的閒聊中,曾師傅就透露:

整條街就我一個敢用點穴,其它人不懂,亂按沒有效果。

帶著些許疑惑與好奇,我又花了20元一探究竟。同樣是坐在街頭,這次的尷尬感比第一次體驗時少了些。同樣是揉、搖、滾、扳、拉的一套連招,指力卻穿透厚厚的衛衣,惹得我忍不住叫起來:

痛、痛、痛……

雖不知是否真有按到穴位,倒是這勁道,確實有點東西。

【延伸閱讀】深圳地攤合法化苦了居民 食客擠滿街:800米路1小時都走不出去
越來越多深圳的人開始反感路邊攤,路邊攤的風評急轉直下。(深圳派授權使用)
深圳沙井攤販事件:寶安區沙井街道京基百納廣場旁,數十名執法人員推動攤販車輛離開擺攤地點,攤販坐在車頂,不願自己的攤車被推走,場面一度失控。(南方都市報)
地攤經濟的發展原本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消費者能方便、實惠地買到商品,攤主能夠獲得收入。(深圳派授權使用)
在羅湖水貝村附近,路邊攤佔著非機動車道,電動車到了這裡要左轉右轉。人多的時候,食客甚至站在路中間,非常危險。(小紅書)
路邊攤的佔道經營,不少網友表示被堵得苦不堪言,不到800公尺的路1小時都走不出去。(小紅書)
在地攤經濟橫行的日子,哪裡有人哪裡就有路邊攤。(深圳派授權使用)
+4

按摩江湖 魚龍混雜

或許大多數人和我們一樣好奇,深圳的街頭按摩什麼時候會興起?又為什麼聚集在羅湖?答案其實有跡可循。因為接近香港,水療、按摩這類服務業,向來是羅湖的傳統藝能,尤其是人民南、春風路這些靠近口岸的區域。

自香港通關以來,港人北上成了潮流,其中按摩放鬆,是香港朋友重要的來深娛樂方式之一。深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注重起了養生,不少人深圳把水會當成「精神養老院」。潛在的商機湧現,恰逢深圳現在放開地攤經濟,很自然催生出了比在城中村開店成本更低的街頭按摩。搞錢,深圳人真的沒輸過誰。

像李婷、曾師傅這樣的攤主,放下體面,靠自己手藝努力生活,值得尊敬。但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也有險惡。這片按摩江湖,也有渾水摸魚的假師傅。用行內人的話說:

街頭按摩,魚龍混雜。

根據羅湖村口某飯店老闆的描述,有些攤主在這裡擺攤按摩的收入,可不只有「20元15分鐘」的選項。

他們賺錢的路子,可多著呢!

有些人的包包裡藏著膏藥貼、按摩油等額外收費的產品,沒有明碼標價,常常會看人下菜碟。前不久,就有一位顧客因為價錢不公道,跟按摩師傅吵了起來。據說是因為服務過程中,師傅使用了「秘製按摩油」、增加了「特殊穴位按摩」等。待到按摩結束,服務費用從原本的20元飆升至一百來元。看似輕鬆方便的街頭按摩,其中卻暗藏不少騙局。

價格詐欺、強制消費只是常見的手段之一,有些還會假稱具有醫療效果,是否真正持證上崗,事實上也難以辨別。在我們探訪過程中,甚至還遇到了一邊算命、一邊按摩的雙修老師傅。正所謂江湖險惡不行就撤,若想體驗,還是得仔細甄別。

不少去深圳的人,會感嘆深圳地攤經濟的蓬勃和煙火氣。深圳人能「隨地大小班」,現在出來「隨地大小按」對沖一下,好像也很合理?

一則「5000塊工資46個工作群」的影片登上熱搜,後因央視發文批評衍生出「隨地大小班」一內地潮語。(微博影片截圖)
一則「5000塊工資46個工作群」的影片登上熱搜,後因央視發文批評衍生出「隨地大小班」一內地潮語。(微博影片截圖)

20元街頭按摩,圖個新鮮倒也不失為一種別樣的嘗試。但去過醫院推銷或物理治療的人,應該都聽過這樣的醫囑:盡量不要到私人按摩店隨便亂按,尤其是治療需求。

【延伸閱讀】深圳灣釣魚|平日也上百人 能釣到石斑烏頭魔鬼魚 原來是違法?(點圖放大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深圳灣釣魚|平日也上百人 能釣到石斑烏頭魔鬼魚 原來是違法?(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深圳灣觀海棧橋的釣客(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短視頻成為擴大釣魚佬群體的重要推手,在短視頻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深圳灣釣上大魚的視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新手蠢蠢欲動。(抖音用户@釣魚佬阿鑫)
有人釣魚,也有人到這裡買魚。(小紅書@tutuu)
釣魚佬丟棄的小魚(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釣魚佬一人多竿(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釣魚佬上魚(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4

【本文獲「深圳微時光」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szdays】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