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飲不要這樣喝!30歲OL患子宮癌 揭喝熱飲1習慣出事 9症狀小心

撰文:布萊恩2025-02-04 01:39更新:2025-02-04 02:44

【子宮內膜癌/子宮癌/症狀】冬天加上強烈季候風,本港近日相當寒冷,不少人會喝熱飲保暖及補身,但切記要小心!台灣有醫生分享病例,1名年約30歲女子確診子宮內膜癌,檢查發現體內塑化劑含量異常高,估計與她喝熱飲時1個生活習慣有關。最終經抗癌治療加上改吃多類「抗癌」食材,9個月後女子塑化劑檢測值顯著下降,子宮內膜也已無癌細胞存在。

  • 在香港,子宮內膜癌(簡稱子宮癌)是本港第4位最常見婦科癌症,且有上升趨勢,如果出現月經紊亂、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9個常見症狀,就要及早求醫。

台灣1名年約30歲女子確診子宮內膜癌,檢查發現體內塑化劑含量異常高,估計與她喝熱飲時1個生活習慣有關。(示意圖/gettyimages)
台灣1名年約30歲女子確診子宮內膜癌,檢查發現體內塑化劑含量異常高,估計與她喝熱飲時1個生活習慣有關。(示意圖/gettyimages)

癌症是「養」出來?

癌症是「養」出來的?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於節目《健康晚點名》指出,基因僅佔癌症成因的10%,其餘90%是生活方式與環境決定,意味癌細胞並非無法控制,可透過改善飲食、運動、睡眠等習慣抵禦。

30歲OL確診子宮內膜癌 揭喝熱飲1習慣出事

劉醫生分享病例,1名約30歲女子因子宮內膜癌求診,由於接受多次高劑量黃體素治療都未能完全控制癌細胞,醫生建議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惟女子希望嘗試其他方法治療。

劉醫生檢測發現,女子體內塑化劑含量異常高,估計與女子喝熱飲、熱湯時日常生活習慣有關。(示意圖/gettyimages)
劉醫生檢測發現,女子體內塑化劑含量異常高,估計與女子喝熱飲、熱湯時日常生活習慣有關。(示意圖/gettyimages)

劉醫生進一步檢測,發現女子體內塑化劑含量異常高,估計與女子喝熱飲、熱湯時日常生活習慣有關──患者經常接觸熱感應紙、習慣用不耐熱的塑膠容器裝熱飲、以及常以塑膠袋裝熱湯,因此大幅增加體內塑化劑累積。

推介4類抗癌食材

劉醫生於是建議多種「抗癌食材」,包括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花椰菜、青江菜、羽衣甘藍)、大蒜、菇類(如香菇與靈芝)、深海魚(例如三文魚、青魚、沙甸魚),以及減少煎炸食物。最終經「抗癌」治療,加上改善飲食、每天喝2,500CC水及運動,9個月後女子塑化劑檢測值顯著下降,子宮內膜切片檢查已無發現癌細胞;女子後來更成功懷孕,生下1名健康孩子。

劉醫生強調,抗癌並非從診斷開始,而從日常生活入手。(《健康晚點名》截圖)
劉醫生強調,抗癌並非從診斷開始,而從日常生活入手。(《健康晚點名》截圖)

劉醫生強調,抗癌並非從診斷開始,而從日常生活入手,重申選擇高營養食材、健康習慣、適當補充營養,才能降低患癌症風險。

出現子宮癌9症狀須求醫

在香港,子宮內膜癌也是女性常見癌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1工齡料,子宮內膜癌是本港第4位最常見婦科癌症,且有上升趨勢。

子宮內膜癌是本港第4位最常見婦科癌症,且有上升趨勢。(示意圖/gettyimages)
子宮內膜癌是本港第4位最常見婦科癌症,且有上升趨勢。(示意圖/gettyimages)

由於子宮及子宮頸和陰道連線,大部份患者都有症狀,可及早診斷,故如果出現以下9個常見子宮癌症狀,就要盡快求醫。

子宮癌9個常見症狀▼▼▼

  • 1)月經紊亂

  • 2)經血過多

  • 3)停經後出血

  • 4)盆腔或下腹疼痛

  • 5)腹部腫瘤

  • 6)腹部積水

  • 7)食慾不振

  • 8)體重下降

  • 9)呼吸困難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