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庫昨起運作 有早產媽媽成功追奶捐贈 冀成同路人後盾

撰文:洪戩昊2025-01-07 10:33更新:2025-01-07 14:10

香港母乳庫首階段服務昨日(6日)開始,將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母乳捐贈。母乳捐贈者陳可瑤兩度經歷初生嬰兒夭折,深知早產嬰誕生不易,他們的媽媽更需要支援,甫知道有母乳庫服務便立即決定捐母乳;另一位母乳捐贈者劉彥馥自己也是早產媽媽,本身便容易母乳量不足,但因為想給予早產孩子最好的營養而努力追奶,最終有多出的母乳可捐贈,儲存的母乳「要買兩個雪櫃先擺得晒」,成為同路人的後盾。

香港母乳庫首階段服務昨日(6日)開始,將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捐贈母乳。(歐嘉樂攝)
香港母乳庫首階段服務昨日(6日)開始,將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捐贈母乳。(歐嘉樂攝)
香港母乳庫首階段服務昨日(6日)開始,將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捐贈母乳。(歐嘉樂攝)
香港母乳庫首階段服務昨日(6日)開始,將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捐贈母乳。(歐嘉樂攝)
香港母乳庫首階段服務昨日(6日)開始,將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捐贈母乳。(歐嘉樂攝)
香港母乳庫首階段服務昨日(6日)開始,將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捐贈母乳。(歐嘉樂攝)
香港母乳庫首階段服務昨日(6日)開始,將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捐贈母乳。(歐嘉樂攝)
+11

捐贈者陳可瑤兩度經歷初生嬰兒夭折,深知早產嬰誕生不易,身為他們媽媽十分艱辛,她甫知道有母乳庫服務便立即決定捐贈,希望自己的母乳能減少早產媽媽的煩惱:「食就交畀我哋啦,等佢哋可以煩少樣。」

另一位捐贈者劉彥馥的嬰兒36周便早產出生,須立即要在兒科留醫,令她當時情緒激動,整天沒有吃東西。早產媽媽本身便容易母乳量不足,劉彥馥因為想給早產嬰兒最好的營養,努力「追奶」,最終在孩子出生後半個月,母乳不但足夠給自己的嬰兒,更有多剩餘的母乳可捐出,成功幫助同路人。

母乳捐贈者陳可瑤兩度經歷初生嬰兒夭折,深知早產媽媽的艱辛,甫知道有母乳庫服務便立即決定捐奶。(歐嘉樂攝)
母乳捐贈者陳可瑤兩度經歷初生嬰兒夭折,深知早產媽媽的艱辛,甫知道有母乳庫服務便立即決定捐奶。(歐嘉樂攝)
另一位母乳捐贈者劉彥馥自己也是早產媽媽,本身便容易奶量不足,但因為想給早產嬰兒最好的營養而努力追奶,最終更有多出的母乳可捐。(歐嘉樂攝)
另一位母乳捐贈者劉彥馥自己也是早產媽媽,本身便容易奶量不足,但因為想給早產嬰兒最好的營養而努力追奶,最終更有多出的母乳可捐。(歐嘉樂攝)

泵奶過程艱辛 睡眠不足加裝備太多

劉彥馥指,泵奶過程十分辛苦,每3小時便要泵一次,每次耗時1小時;換言之,只有1小時的睡眠時間便又要起床泵奶。乳房太多奶水會導致「塞奶」,太少又要「追奶」,加上身型改變,令她一度想放棄,幸得其他新手媽媽鼓勵、一同努力,才能堅持下去,最終泵出的母乳「要買兩個雪櫃先擺得晒。」

陳可瑤也指,泵奶十分不方便,因為要隨身攜帶很多裝備,「長期都好似去旅行咁」。加上現時天氣凍,她仍要半夜爬起來泵奶,十分辛苦。她育有一個9個月大的女兒,需要的母乳逐漸減少,但她仍堅持每4小時泵一次,作捐贈之用。捐贈反而變成她堅持泵奶的動力:「一諗起而家唔係剩係個女食,仲有其他BB食,就堅持到落去。」

母乳庫總監黃明沁醫生(右二)指,自昨日開始的服務已吸引不少捐贈者查詢,形容數字頗佳。(歐嘉樂攝)
母乳庫總監黃明沁醫生(右二)指,自昨日開始的服務已吸引不少捐贈者查詢,形容數字頗佳。(歐嘉樂攝)

至今接獲過百查詢 冀3月前收集50至100公升母乳

母乳庫總監黃明沁醫生指,自昨日開始的服務已吸引不少捐贈者查詢,至今已收到超過100個有意捐贈者查詢,未來會主動聯絡他們,並展開正式登記,冀在3月前收集到50至100公升母乳,之後會分發給有臨床需要的極早產,或患危疾的初生嬰兒。她指,母乳庫目標每年收集1,000公升母乳,惠及約450至600名初生嬰。

有意捐贈的母親可透過網上表格、電話或聯絡母乳餵哺診所登記。母乳庫會邀約面談,作健康篩查、評估問卷及抽血檢驗傳染病。在合資格者簽署同意書後,母乳庫將提供指引,讓捐贈者跟從指引自行收集、標籤和儲存母乳。

安排承辦商上門收集冷藏母乳  供應9間公院

指定速遞承辦商會上門收集冷藏母乳,並以冷鏈運送到母乳庫,並供應予再供應予全港9間設有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的公立醫院。母乳庫設零下20度冷藏櫃儲存母乳,並會使用獨立密封奶瓶,亦會以巴士德消毒處理及進行微生物檢測,全程遵循國際母乳庫的指引。

她補充,母乳只有6個月存放期,每瓶母乳均會貼上有效日期,系統亦會詳細記錄母乳出自哪一位媽媽及被哪一位嬰兒飲用。

符合以下條件的有意捐贈者,可於母乳庫官方網站填表、致電35136688或聯絡所屬分娩公立醫院的母乳餵哺診所。

  • •捐贈者必須正在餵哺母乳

  • •自己嬰兒的年齡在一歲以下

  • •身體健康

  • •不吸煙、無過量飲酒、無濫用藥物

  • •每日攝取少於200毫克咖啡因(約三杯普通咖啡)

  • •無乙型及丙型肝炎、愛滋病、T-淋巴細胞病毒一型或二型、梅毒

  • •無償愛心捐贈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