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由得我盲?好唔明。」兩年前確診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吳文標,一直靠打針抑制眼內水囊增生,以維持視力,至今年11月被告知一直使用的政府資助計劃,兩年屆滿,需自費或另尋資助。
每支針7,000元,對72歲、領綜援的阿標是天價,他僅有8,000元積蓄。當日覆診後,他隨即將醫生轉介信交到醫務社工部,以申請撒瑪利亞基金,但社工部職員卻表示,要起碼等3個月至半年,即會錯失打針限期,「睇唔到嘢,第日有針打都無用」。
其後社協幫助他向醫院電郵查詢,初次回覆指要處理6週至3個月。最終12月24日、即見傳媒翌日,阿標獲安排見社工,並3日後獲批資助,他表示暫感安心,「唔使咁徬徨」。「如果我乜都唔做,真係要等3個月⋯我今日有人幫,第二個呢?」








吳文標自出生右眼失明,72年來靠左眼生活。2022年9月,他的左眼確診濕性老年黃斑病變,之後一直靠打針維持視力,兩年來打了9支,他說,「唯一希望,是(打針)保住視力。」
今年11月20日,阿標到明愛醫院眼科覆診,醫生診斷他需再打針,但因2022年12月起參加的醫管局藥物特別計劃為期兩年,資助將完結,因此需要自費7,000元,或透過醫務社工申請撒瑪利亞基金。同日他到醫務社工部查詢,卻獲告知輪候隊伍長,起碼要3個月至半年才能約見社工。
有期仍是苦等,因未能及時治療,將會失明,無法逆轉。12月5日他獲排期1月9日打針,20日再度覆診,醫生指他眼底開始滲血,「唔打唔得,睇唔到嘢,第日有針打都無用」。
時序:
11月20日 吳文標覆診後,交醫生轉介信予明愛醫院醫務社工部,獲告知須等3個月至半年
12月5日 明愛醫院眼科中心通知針期安排於1月9日
12月17日 社協電郵致社署署長求助
12月19日 社署回覆明愛醫院醫務社工部為醫管局轄下
12月19日 社協電郵致明愛醫院總監求助
12月20日 病人聯絡主任回覆收悉申請基金安排,目標回覆時間為6週,複雜則3個月
12月23日 吳文標與社協約見傳媒
12月24日 上午明愛醫院致電吳文標,安排下午約見醫務社工,同日遞交申請文件
12月27日 吳文標獲批38,922元撒瑪利亞基金
見傳媒翌日獲安排醫務社工:我今日有人幫,第二個呢?
社區組織協會為阿標先後向社署及明愛醫院求助,醫院病人聯絡主任回覆指,處理時間為6週至3個月;社署則表示明愛醫院醫務社工部非署方轄下,並未提及其他資助方式。
直至12月24日早上、即見傳媒翌日,阿標終於收到醫院電話,下午可約見醫務社工。12月27日,他成功獲批38,922元撒瑪利亞基金,有效期至2026年3月,估計可以打約5支針。他感到開心,「暫時唔使咁徬徨」,但同時指出自己並非孤例,認為現時機制不足以幫助緊急個案,「如果我乜都唔做,真係要等3個月⋯我今日有人幫,第二個呢?」

最希望能一直打針 否則住盲人老人院 社會成本更大
陪同阿標覆診的社協護士江懷恩表示,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患者需持續覆診,密切監察眼況,包括定期做眼底掃瞄等。阿標最久試過4個月打一次,也試過惡化得快,隔個半月又要打一次。江姑娘指,有些病人治療一段時間後能停止打針,但像阿標那般,有些病人隨時要「打一世」。
阿標仍擔憂,年半後資助用畢,要再四出張羅,亦未必如今次般「順利」。他最希望是「一路有得打」,維持自理生活,能自己「落街買飯、過馬路、搭巴士」,但同時已準備「後路」,申請入住盲人老人院,萬一沒有資助、無法打針而失明,也有人照顧,是最壞打算。
他質疑,現時政策令難以負擔針費的病人,處於失明的邊緣,變相增加社會成本。他指7,000元能維持兩三個月視力,相比之下,照顧失明者的社會成本更高,「入咗盲人老人院,3個月費用幾多?」他續道,曾聽病友說:「打埋呢針唔打啦,由佢盲,無錢」。

醫管局:有需要時分流緊急個案 加快處理申請程序
醫管局回覆表示,每年有約1,200個濕性黃斑部病變新症,2023-24年度用於治療黃斑水腫及黃斑退化疾病等的自費藥物,一共處方了28,746項。
明愛醫院指,收到病人提交申請撒瑪利亞基金資助所需的文件後,已即時處理及審批。病人會如期接受藥物注射,治療不受影響。
局方指,希望病人理解,部分程序涉及多方面協調。員工會加強與病人溝通,確保病人清楚治療及申請手續的細節,並適時通知處理進度,避免產生誤會。病人如對申請手續有任何疑問,可向相關職員或病人聯絡主任查詢,職員定必提供協助。
局方又指,現時機制下,病人如需要資助購買自費藥物,醫生會把病人轉介至醫務社工。醫務社工在收到轉介及病人申請文件後,均會盡快處理相關申請,有需要時亦會分流緊急的個案,加快處理申請程序,務求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適時援助。
社署則表示,已聯絡明愛醫院醫務社會服務部,反映事主的服務需要。社署及醫管局的醫務社工分別駐於不同公立醫院及專科門診診所,當收到醫管局醫務人員就病人申請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的轉介,醫務社工會協助病人申請相關經濟援助,以應付他們的醫療需要。

社協:應靈活及早介入緊急個案 倡延長醫管局資助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對當局處理申請的過程,感到失望,指阿標見記者前沒有收悉有關進度的訊息,之後卻迅速完成程序,「好無奈咁樣驚動(醫院)」。
他認為,現時機制存有漏洞,期望醫院及社署及早介入緊急個案。他明白醫務社工工作繁重,因此建議當局靈活處理申請,例如容許病人事後報銷、由醫生直接轉介個案,或外判予其他機構處理申請,以加快程序;社署亦可提供其他資助渠道。他又建議政府考慮為經濟困難者延長「藥物特別計劃」資助,至病人無需打針。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