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除了出現咳嗽、喘鳴等典型病徵外,還可能因為呼吸困難,導致日常活動能力下降,嚴重影響生活質素。有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指出,COPD患者持續用藥控制病情十分關鍵,可減慢肺功能惡化。不過,部份患者擔心副作用或技巧不正確而未能持續用藥,建議醫護人員與患者保持溝通,選擇合適的吸入裝置,並鼓勵患者培養運動習慣,家人從旁協助,以助改善病情。
呼吸系統科專科吳耀萍醫生表示,COPD患者通常有長期吸煙史,亦有機會因為長期接觸煤炭等污染物而患病。「煙草所含的有害物質會損傷氣管和肺部組織,導致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整體肺功能會逐漸惡化。」部份患者早期或未察覺病徵,待病情漸趨嚴重,咳嗽、喘鳴明顯,氣促時做不了太多運動,才驚覺大事不妙。
持續用藥可減慢肺功能惡化
吳耀萍醫生指出,目前COPD的治療以舒緩病徵和減慢肺功能惡化為主,「最重要是鼓勵患者儘早戒煙,再配合藥物治療、運動、呼吸訓練等綜合治療方案。」藥物方面主要有吸入性的支氣管擴張劑和類固醇,可舒緩呼吸道症狀,部份更有助減低急性加重發作的次數和嚴重程度。
不過,部份COPD患者用藥依從性偏低,「主要是擔心長期用藥的副作用,亦有患者不懂得正確使用吸入裝置。常見的乾粉吸入裝置需要較大的吸氣速度,部份年長患者未必能掌握。相反,霧化吸入裝置的操作相對簡單,患者只需要輕輕吸一下便可使用。」吳醫生強調醫護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講解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並示範不同的吸入裝置如何操作,讓患者選擇合適自己的型別,提高依從性,並建議患者將吸入裝置放在當眼位置如牀頭,幫助患者養成使用的習慣。
運動訓練增強體能 家人從旁鼓勵
此外,運動訓練亦是COPD病情管理的重要一環,吳耀萍醫生指出:「簡單的運動如散步,或進行呼吸肌訓練,可增強患者的體能,減輕喘鳴等症狀;如遇急性發作時,亦可運用呼吸技巧舒緩不適。」同時,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亦不可或缺,「很多COPD患者難免感到氣餒,認為疾病無法根治,對治療亦沒有信心。家人宜從旁鼓勵患者培養運動習慣,陪伴左右,患者的情緒和生活質素都可得到改善。」
80多歲的陳先生(化名),確診COPD後仍不願意按時用藥,致病情反覆,多次因急性發作而入院,更一度認為藥物無助改善病情。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終於願意按醫生指示乖乖按時使用吸入藥物,家人更經常陪他定時散步做運動,病情漸趨穩定。陳先生現時已可以自己外出,甚至獨自求診接種流感疫苗,相較過去受病情影響只能困在家中,生活質素明顯改善了。
COPD雖然無法根治,但患者切勿輕視,「除了戒煙,持續用藥和恆常運動,亦應及早接種疫苗預防感染,減低觸發急性病發風險,患者亦要定期覆診監察病情。若病情控制欠佳,醫生或需要調整藥物,甚至考慮其他治療方案。」吳耀萍醫生並提醒,COPD治療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