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如何改善與治療?貧血「1指數太低」恐變心臟衰竭

撰文:健康2.02024-12-15 02:02更新:2024-12-15 02:02

在臨牀上,缺鐵性貧血很常見,其主要原因包括血液流失、鐵質吸收減少或鐵質需求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或停經後女性,如果罹患缺鐵性貧血,必須謹慎檢查,因為隱藏的出血,可能與胃腸道或泌尿道的腫瘤有關,不可輕忽!

缺鐵性貧血的真相:常見原因與潛在危機

女性生理期經血過多,或因潰瘍引發的胃腸道出血,是常見的缺鐵性貧血原因。台灣成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許雅婷指出,孕婦、哺乳期婦女及生長中的孩童,因鐵質需求增加,若未適當補充,也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的症狀隨着病情的嚴重而變化,初期鐵質缺乏,可能尚未引起明顯不適,但隨着情況惡化,紅血球受到影響,導致貧血及血氧不足。

▼缺鐵性貧血會有什麼症狀?(點選圖片檢視👇👇👇)

缺鐵性貧血會有什麼症狀?(01製圖)
缺鐵性貧血會有什麼症狀?(01製圖)
缺鐵性貧血會有什麼症狀?(01製圖)
缺鐵性貧血會有什麼症狀?(01製圖)
缺鐵性貧血會有什麼症狀?(01製圖)
缺鐵性貧血會有什麼症狀?(01製圖)
缺鐵性貧血會有什麼症狀?(01製圖)
+2

相關文章:缺鐵性貧血|臉發白頭暈易疲倦7大症狀 多吃深綠色蔬菜補充鐵質

台灣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鄧仲華提醒,貧血有很多型別,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說有些吃素的女生,可能因為維他命B12缺乏導致貧血;還有一些酒喝太多的人,因萎縮性胃炎導致胃部沒有辦法吸收維他命B12,也會引起貧血。

鄧仲華強調,如果缺鐵的話,應該到醫療院所先檢查一下,看自己究竟是哪一種型別的貧血,如果是地中海型貧血或維他命B12的貧血,就不一定需要補充鐵劑,而是需要其他的治療。

心臟負擔沉重!缺鐵性貧血致命危害曝光

缺鐵性貧血症狀,輕微者會導致頭暈、全身無力、食慾不振,嚴重則可能會有胸悶、胸痛等情況。鄧仲華提到,如果血紅素只有正常人一半或2/3,心臟就可能要多做工一倍以上,來維持足夠的氧氣輸送量,對心臟是很大的負擔;有些女性甚至因此心臟衰竭,而心臟衰竭一旦診斷,五年內的存活率只有不到40%。

▼動物、植物各10大含鐵食材(點選圖片檢視👇👇👇)

動物、植物各10大含鐵食材(01製圖)
動物性:血基質鐵來源 (01製圖)
動物性:血基質鐵來源 (01製圖)
動物性:血基質鐵來源 (01製圖)
動物性:血基質鐵來源 (01製圖)
動物性:血基質鐵來源 (01製圖)
動物性:血基質鐵來源 (01製圖)
+16

相關文章:貧血|車厘子鐵質少並非紅色就補鐵 盤點20種含鐵質最強食物配搭

缺鐵性貧血如何改善與治療?

台灣高雄秀傳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吳亮寬指出,治療缺鐵性貧血首重是找出它的原因,是腸胃道出血、經血過多、懷孕或腸胃道吸收不足所導致的;如果有婦科、腸胃道相關症狀,則可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及治療。至於補充鐵質的部分,除了鐵劑之外,也可以多攝取含鐵食物。

富含鐵質的食物如肝臟、紅肉、蠔和豆類,是飲食補充鐵質的好選擇,其中牛肉、豬肉、蛋黃等動物性來源的鐵質吸收率較高,許雅婷建議,全穀類及深綠色蔬菜,如菠菜、小棠菜(青江菜)等,也能補充鐵質,雖然吸收率較低,但含量豐富,可以搭配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如奇異果、檸檬汁等,有助於提升鐵質吸收。

相關文章:貧血|貧血婦自行補鐵致肝硬化 貧血=缺鐵2大謬誤7類貧血或缺B12👇👇👇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01製圖)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01製圖)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01製圖)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01製圖)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01製圖)
+3

鐵質補充知多少?口服鐵劑的效果與副作用

如果鐵質缺乏比較嚴重怎麼辦?吳亮寬說,一般醫師也會開立鐵劑,甚至嚴重貧血會輸血來幫助改善鐵質。不過,口服鐵劑能快速提升體內鐵質含量,但也可能引發輕微胃腸道不適,如噁心、腹痛、便秘等。

缺鐵性貧血治療重點,在於發現並解決病因,補鐵只是對症處理的一部分。在醫師的處方下,適當使用口服鐵劑可以有效改善症狀,幫助逐步恢復健康,但診斷和治療過程中,不可忽略可能的潛在疾病。

  •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