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乳癌相比,三陰性乳癌的年輕患者較多。對這些年輕的患者來說,癌症的出現打亂了她們的人生計劃,對接下來的事情難免感到惶恐不安。對此,乳癌康復者說,面對未知的前路,就是要向前勇敢嘗試,不能未打先輸;而醫生告訴她們,先為未來做好準備,然後與醫生配合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讓結果可期。

為漂亮勝仗先做好預備
香港乳癌患者的病發年齡大概五十多歲,但三陰性乳癌患者則偏向較年輕。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麗珊醫生指出,三、四十歲的三陰性乳癌患者並不罕見,她甚至曾碰見只有二十多歲的患者。這些較年輕的三陰性乳癌患者所面對的,不僅是治療的挑戰,還有經濟、生育、照顧子女等壓力。
儘管如此,黃麗珊醫生相信患者只要做好準備,仍能打一場漂亮的仗。她分享道曾有一名三十多歲的女士,於三年多前確診2B期三陰性乳癌,但癌症沒有打消她生兒育女的夢想,故此一方面積極配合醫生接受治療,同時也為母親這角色所需要的一切做好安排。結果,這位女士在完成一線治療,一直保持沒有復發,期間更誕下一對雙胞胎,繼續其人生旅程。
帶著勇氣嘗試 才有成功的可能
為了勉勵三陰性乳癌患者在治療及康復路人勇敢前進,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獲生物製藥公司吉利德科學支持下,主辦三陰性乳癌工作坊,邀請一眾乳癌病友組織代表以「勇氣」為題作畫以鼓勵患者。在工作坊上,香港乳龍主席Josephine,以一幅在東區走廊的日出圖畫來表達勇氣的主題。原來這是Josephine首次參加10公里賽跑路途中,教她最深刻的一幕。她表示:「我沒有跑步習慣、也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但仍能順利完成賽事,說明看似很困難的事情,但原來只要帶著勇氣嘗試,便有可能成功。」
她回想當初確診乳癌,與其他同路人談及面前抗癌路程,說到傷心處也不禁流淚。但抒發過後,Josephine便鼓起勇氣向前望,並在同路人的陪伴下,繼續勇敢向前行以完成整個療程。

香港插畫師李美欣(Jane)是工作坊的導師之一,所創作的作品Messy Desk都是色彩繽紛及充滿歡樂的。Jane希望透過作品為世界帶來正能量,讓生活遇上低潮的病人,包括三陰性乳癌患者,能被畫作感染,重拾勇氣去面對挑戰。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