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及,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下月起增加至11間,並資助綜援長者入住,合資格者每月可獲5,000元資助,名額1,000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計劃希望針對有一定自理能力、沒太大醫療需要的長者,相信綜援加上資助足夠應付院舍所有費用,強調「最緊要有選擇」,形容兩地的居住環境「差天共地」。
他又提到,超過250名長者入住內地指定院舍已是「歷史高位」,沒有訂目標入住人數,但會陸續擴大選擇網。

10月17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到立法會出席《施政報告答問會》,圖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黃浩謙攝)
孫玉菡表示,部分領綜援長者居於劏房,居住環境不太適切,計劃希望針對有一定自理能力、「無乜醫療需要」的綜援長者;如他們入住指定內地院舍,可繼續領取綜援,加上資助每月合共有9,400多元,相信足夠應付院舍所有費用,強調「最緊要有選擇」,形容兩地的居住環境「差天共地」。
他亦提及,目前超過250名長者入住內地指定院舍,已是「歷史高位」,沒有訂入住人數目標,但會陸續擴大選擇網,同時與香港安老服務「雙線發展」。他指國家已放寬政策,政府亦會分擔醫療開支,每年在門診及住院服務資助分別1萬元及3萬元共付額。
他建議,有意入住的長者可善用半年試住期,如果覺得不適合可以回港,不會影響輪候本地資助院舍宿位的時間。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