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兒童醫院一名5歲女童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內地廣東省早前跨境運送一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運來港。兒童醫院今日(1日)表示,臍帶血現時儲存在幹細胞移植化驗室,化驗室極低溫及無菌,醫院預計今年10月為女童進行移植。

兒童醫院醫療團隊診治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的5歲女童過程中,得悉女童弟弟在廣州一間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儲存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有如進入冬眠狀態」
團隊以女童的治療為優先考慮,與有關儲存單位展開溝通,及了解跨境運送的規定及流程,在內地不同部門和單位支持並提供便利下,按照既定機制,於7月下旬將該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順利運抵香港。
兒童醫院血液及腫瘤科服務主管鄭偉才表示,運送過程除須符合法例要求,衞生、安全也極為重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要在低溫狀況下保存,讓細胞有如進入冬眠狀態。」
鄭偉才表示:「如在室溫,天氣炎熱,細胞容易死亡。如果細胞數目減少,對移植並不理想,因此要將造血幹細胞保持在安全、無菌、低溫的狀態,才可運送至香港。」

臍帶血現儲幹細胞移植化驗室
運送要謹慎,抵港後的儲存也大有學問。臍帶血現時儲存在兒童醫院幹細胞移植化驗室,預計10月會為女童進行移植。
鄭偉才強調,化驗室絕對符合儲存所需的條件,「第一,極低溫。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須儲存在極低溫的液態氮儲存裝置內;第二,無菌。化驗室會確保所有幹細胞的儲存,都擁有妥善、安全、有保證和符合標準的環境。」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早前形容,今次行動突顯粵港兩地密切關係,感謝內地部門單位支持及提供便利,為女童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帶來希望。



兒童醫院引入先進科技 化驗不常見疾病
兒童醫院是本港唯一提供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中心,每年進行約40至50宗移植。該院也是不常見疾病的轉介中心。為應付不常見、複雜的病症,醫院引入先進科技,提供多項精準化驗,找出患者病因,協助制訂治療方案。該院又為公立醫院出生的所有嬰兒提供初生嬰兒篩查,包括26種代謝病、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脊髓肌肉萎縮症等。
跨專科治理也是兒童醫院的特色,兒童醫院醫學遺傳科部門主管陸浩明說,不同專科醫生會診,除減少病人舟車勞頓,更可加強醫療團隊的溝通和協調,提升治療效果。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