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飲食|4行為增食道癌風險唔止食煙飲酒!熱食勿超過這溫度

撰文:健康醫療網2024-07-30 09:02更新:2024-10-21 03:08

根據台灣衛福部資料顯示,2023年台灣共有2,064人死於食道癌,其中男性便佔了9成以上,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也指出,食道癌新診斷個案數為2,881 人,男性就佔了9成以上,其中7成以上為50-69歲。

台灣國健署提醒,4行為會增加食道癌風險,呼籲民眾應遠離危險因子、維持健康生活習慣。

10大養癌習慣(按圖看清👇👇👇)

10大養癌習慣(01製圖)
10大養癌習慣(01製圖)
10大養癌習慣(01製圖)
10大養癌習慣(01製圖)
10大養癌習慣(01製圖)
10大養癌習慣(01製圖)
10大養癌習慣(01製圖)
+4

相關文章:致癌飲食|6旬婦半年輕8kg確診食道癌醫生揭原因!10壞習慣養出癌

了解食道癌風險因子 4行為會增加風險應注意

目前食道癌尚無有效篩檢工具,不過已經找出相關危險因子,能讓民眾及早預防。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及美國癌症協會(ACS)研究顯示,食道癌風險因子包括抽煙、喝酒、嚼檳榔、飲食過燙、常吃醃漬、煙燻燒烤及加工食品。美國癌症協會指出,以下4項行為都會增加民眾罹患食道癌的機會,應特別留意:

  • 1. 長期吸煙

  • 2. 嚼食檳榔

  • 3. 飲酒過量

  • 4. 經常食用高溫或太燙、醃燻燒烤、醃漬、加工肉類等食物

常見食道癌病徵(按圖了解👇👇👇):

食道癌的常見病徵(01製圖)
食道癌的常見病徵(01製圖)
食道癌的常見病徵(01製圖)
食道癌的常見病徵(01製圖)
食道癌的常見病徵(01製圖)
食道癌的常見病徵(01製圖)
食道癌的常見病徵(01製圖)
+11

相關文章:【食道癌】吞嚥感痛楚、有異物感為早期徵狀 常吃滾燙熱食屬高危

為什麼醃漬、燒烤等要避免? 熱食最好別超過幾度?

其中關於飲食的部分,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為延長保存期限,會添加亞硝酸鹽作為防腐劑,若與食物中的「二級胺」結合,會形成「亞硝胺」致癌物質,傷害黏膜,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另外,台灣國健署表示,研究指出過燙飲食引發食道癌的風險為一般熱食的1.92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攝氏65度以上的熱飲歸類為食道癌可能的風險因子,提醒民眾應注意食物溫度,若過燙應放溫、放涼後再食用,以降低罹患食道癌風險。

8大易致癌食物(按圖👇👇👇)

8大易致癌食物(01製圖)
8大易致癌食物(01製圖)
8大易致癌食物(01製圖)
8大易致癌食物(01製圖)
8大易致癌食物(01製圖)
8大易致癌食物(01製圖)
8大易致癌食物(01製圖)
+9

相關文章:防癌|愛吃燒烤高脂飲食易誘發癌症?營養師揭8種容易致癌食物

煙、酒、檳榔也要避免 有「這些」症狀應及時就醫

除了飲食之外,煙、酒、檳榔等也要注意,台灣國健署指出,台灣社區世代研究發現,有飲酒、吸煙、嚼檳榔習慣的人,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是沒有這些習慣者的3.80倍、2.29倍、2.62倍。

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食道癌新診斷個案中,75.2%有吸煙行為、52.4%偶爾喝酒或習慣性喝酒、48.9%有嚼檳榔的行為。台灣國健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健康生活型態、避免食用過燙食物、遠離風險因子(煙、酒、檳)及養成運動習慣,遠離食道癌。

相關文章:護腎|太鹹、甜飲、少喝水影響腎功能!10大傷腎習慣這些藥要避食👇👇👇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5

由於食道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國健署也提醒,民眾平時應提高警覺,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若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期:

  • - 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等

  • - 食物逆流

  • - 火燒心

  • - 聲音沙啞

  • - 胸後痛

  • - 體重減輕

  • - 上腹痛

  • - 久咳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