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現2宗日本腦炎個案,其中一名患者搶救後不治,距離發病僅9天,是台灣今年首宗日本腦炎死亡個案。
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介紹,高雄市左營區70多歲女性,5月6日發燒、喉嚨痛、嘔吐及暈眩等症狀至診所,5月7日再次就醫,於急診時因震顫、語速變慢、意識改變收治住院治療,後經醫院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至今仍在住院治療。
另外,高雄市岡山區60多歲男性,5月4日因上腹痛住院治療,5月6日出現發燒症狀,5月9日出現頸僵硬、臉神經麻痹、吞嚥困難、聽覺障礙等症狀且意識轉變,後經醫院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5月12日因病況惡化於院內死亡。
據疫調顯示,兩名患者無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紀錄,平日活動地點皆以住家周圍為主,住家附近有鴿舍、豬舍及水田等高風險場所,研判於居住地附近感染可能性較高。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2020至2023年同期確診病例數分別為0、2、0及2宗,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
疾管署指出,大部分感染日本腦炎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會有頭痛、發燒等症狀,嚴重可能意識改變、全身無力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