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節氣|氣溫變化易誘濕重引發熱氣症狀 附3款清熱袪濕湯水

撰文:阿言2024-04-16 23:00更新:2024-04-16 23:00

「穀雨」是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之一,謂佈穀而望雨,農民春耕佈穀後,農作物需要更多的雨水滋潤。此乃太陽剛過黃經三十度時,屬於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而 2024 的榖雨則在 4 月 19 日。而穀雨前後正是春夏兩季的交接段,雨水始增。有曰「清明田,榖雨豆」,「「穀雨,穀得雨而生也」 ,榖雨正是農作物生長的好時機。

本文作者:博愛醫院蕭瑋良醫師

穀雨節氣相對濕度甚高

穀雨前後,春夏交接,降雨逐增,天氣漸温。隨著降雨量增加,空氣濕度亦漸高。根據香港天文台資料,此時香港氣溫多回升至 23 度左右,相對濕度可高達97%。

氣溫變化易誘濕重體質 引發等熱氣症狀

隨著氣温和濕度上升,地域的濕氣漸增。濕邪彌漫時,大眾較易出現「濕重」表現:身體困重,肌肉關節酸軟或痛,身體浮腫,消化不良,大便溏等。而素體脾虛濕困,如常見舌胖大有齒㾗,「濕重」所引發的不適感可能會隨著榖雨的來臨而加重。

因應榖雨前後的氣候特點,人體的陽氣亦順應大自然的變化而上升。但因此時濕度較高,當身體氣機升發不能順時調節時,濕鬱化熱,產生所謂「內熱」,便會上火等「熱氣」症狀:如牙肉浮腫,目赤,咽喉不適,皮疹紅腫等。

因應不同體質 針對性飲食養生建議

因應榖雨時節的氣候變化,可採取清熱化濕,疏肝健脾為養生原則。

濕氣重者:身體困重,舌苔較厚,納差等人士

可多食健脾化濕之物。如淮山、薏米、赤小豆、扁豆、陳皮、茯苓等食物,健運脾氣,運脾化濕,舒緩濕重不適。同時避免過食肥甘厚味,生冷食品, 如刺身、雪糕、糯米、冷飲等以免損害脾氣而助濕。

濕鬱化熱,有熱象者:

飲食宜清淡為主,可適量食用涼性之品,如綠豆、白蘿蔔,梨,鴨肉等清熱降火。並避免辛辣刺激,煎炸燥熱之物,如炸物、羊肉、麻辣火鍋、米線、荔枝等,以免火上加油。

榖雨湯水:五指毛桃袪濕健脾湯

功效:健脾益氣,利水化濕

材料:五指毛桃 50 克、茯苓 30 克、陳皮 10 克、生熟薏米 30 克、淮山 30克、紅蘿蔔兩條、瘦肉 500 克(可用腰果代替)

煮法:

1. 瘦肉凍水落煲,汆水備用,沖乾淨瘦肉或豬骨的血污/血水 2. 將紅蘿蔔洗淨切小塊備用 3.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 4. 大火煲滾半小時 5. 水滾轉小火,煲約個半鐘,可加鹽調味

生活作息調節建議

榖雨時節,應順應春天肝氣升發,怡情養志。譬如透過適量運動鍛練:伸展運動、打太極拳、八段錦等都有助肝氣疏逹,氣行濕化,有助身體怯除濕氣。同時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大動肝火,以免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如有任何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博愛醫院蕭瑋良醫師
博愛醫院蕭瑋良醫師
  • 穀雨24節氣適用食譜:赤小豆綠豆煲薏米湯

最後,這個節氣建議飲用赤小豆綠豆煲薏米湯,清熱袪濕,健脾和胃,老少咸宜。濕疹容易在這個節氣發作者亦可飲用。

資料授權:註冊中醫師李善同
資料授權:註冊中醫師李善同
資料授權:註冊中醫師李善同

腸胃不適按摩4手法:

+3
+11

降肝火穴位: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